2006年11月16日

剎那間我忽然鳥解像妳這樣的女人要的不只是做愛


George Bizet:Carmen
opera in 4acts
libretto:Henri Meilhac & Ludovic Halevy
after Prosper Merimee
premiere 1875 at Opera comique de Paris

Carmen (mezzo-soprano), a gypsy working at Seville cigarette factory
Don Jose (tenor), a corporal from Navarre
Escamillo (baritone), a toreador


Don Jose:這位仁兄,留個萬兒
Escamillo:我?格拉那達的鬥牛士:艾斯卡米呦是也!
Don Jose:艾斯卡米呦?
Escamillo:正是在下!
Don Jose:這萬兒挺響,久仰久仰
Escamillo:好說,你我一見如故,實話告訴你吧,我最近
給一個雛兒迷得神魂顛倒
Don Jose:那是?
Escamillo:那是!芳名卡門是也!
Don Jose:卡門?
Escamillo:正是!閣下。江湖上轟傳著,卡門有一個相好
的,為他喪魂落魄的,照我看哪!那都已經是
昨日黃花了,我說沒有一個男人能拴住那雛兒
半載
Don Jose:你愛她嗎?
Escamillo:愛,怎不愛!
Don Jose:罩子放亮點哪!
Escamillo:什麼跟什麼哪?
Don Jose:誰要從吉普賽人中帶走吉普賽人那就、那就..
Escamillo:就怎麼著?
Don Jose:就......照這我手上這口子說話
Escamillo:亮傢伙啦?怎麼.......莫非
Don Jose:有何話說?
Escamillo:莫非你正是那糖就賽?
Don Jose:正是
Escamillo:這真大水沖倒龍王廟了
Don Jose:那來那麼多說嘴跟婆娘一樣,看刀
Escamillo:真正氣數,哪裡不相逢了,卡門沒遇上,給碰
著她相好了
Don Jose:閒話休白,亮傢伙吧!別怪我不客氣
眾:亮傢伙!亮傢伙!

(宿命主題響起,龍騎兵主題和鬥牛士主題糾纏在一起)

Caemen:別別別,就賽!
Don Jose:淫賤賊才,可知我為誰這般廝殺?
Carmen:...........
眾:viva viva 萬歲牌開心果
(幕落)

贊曰:男人以為為女人廝殺,是愛
在愛情的場域同樣玩著權力競逐的遊戲
女人要的,男人永遠不懂



聽Bizet's Carmen
明日報舊舊文

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復落人死一去何時歸


有一天
我們會在同一個城市
或許,走過同一條街
先後
我望著一個似是故人的背影
發呆
我說:
不對
他的眉心該有一抹硃砂
像觀音
閃耀著。

我們推開同一家咖啡館的門
各自坐著想心事
味蕾體味著自己的苦澀
我望著她
我想:
他應該和我一樣
只喝黑咖啡
和我一樣懂得這杯子裡承載的絕對的純粹的苦澀繼之的甘凜

我們逛到同一個書區
目光落在同一個封面
誰也沒有伸出手
只望著那個從未被翻開的扉頁
然後轉身
剎那
彼此心裡都像裝了一本書那麼滿

或者
你欲離去
我才剛到
你下行的左腳和我上行的右腳正好落在同一階
你望向歸途
我走上去路
留下我
我熱情禁錮在
被偷去靈魂的
軀體裡


明日報舊舊文

capRiccio of stArry raiN hoUSe


"小說約在一日二小時,兩千字內。
散文或可快些,但也快不了太多。
小說閱讀任務繁重,須眼觀四面,耳聽八方。
散文負擔稍輕,然低迴默想,反覆咀嚼,亦費時秒;
故也不比小說快疾太多"

說閱讀‧《星雨樓隨想》‧王文興



王老小鬍子一向就惜墨如金,
他的《背海的人》上下竟然可以相隔十六年才寫成
16年哪,只比王寶釧少兩年ㄟ
如果把他從動筆寫《背海的人》起算
那就硬是把他這位本家給結實的比下去了
據說他現在仍維持每天寫兩百字的速度
這種對文字神聖的尊崇敬凜與椎心的思想雕琢
能不叫那些暢銷作家者流愧死?

《星雨樓隨想》展現有別《家變》《背海的人》的文字鍛鑄,
談文學談音樂談藝術談生死不一而足
一樣的字句推敲,一樣的推敲必究
卻多的是智慧的雋永與閑觀自得的機趣
啟歷來文人讀書筆記或生活剳紀之傳統
卻不似公安竟陵泥於幽情單緒或孤行靜寄
信手拈來讀個三五則至多三五頁,實一樂也

打今起也向老小鬍前輩看齊
一日字不過二百,讀不過兩千



有好幾回在台大對面的台一吃紅豆湯圓
竟是給碰上了王先生而且還不是單一回
(他大概也跟我一樣喜歡喝紅豆湯)
每回望見少小鬍總瞅著老小鬍
老小鬍也不吝回瞅少小鬍兩眼
鬍子瞪著鬍子
挺有趣哪
紅豆都沾滿一鬍子囉

可惜小鬍已過了追星的年紀也追不動了
可每回瞅見他怎麼心頭都還鹿兒亂撞呢


明日報舊文

雲蛋瘋清近午天傍花隨柳過溫州


雨中的溫州街
有柳絮款擺的午后
傘下
我獨自走著
迎著我的是一位身邊摟著伴侶的男子
兩人依偎著

我嫌那男子的手勢不夠溫柔
他該摟住對方的腰而不是像八爪魚一樣
用多吸盤的足緊緊吸住獵物一般
餓極了也不是這個樣兒呀
不是?






明日報舊文

蝴蝶與毛毛蟲的關於客體關係與違常人格和獨行者的暑假作業的報告


蝴蝶說:
愛恨分明者
說純度高

從防禦機轉的層次
越低階的使用者
越僵化
因此
愛恨越發鮮明

毛毛蟲說:
管他低階高階
管他低級高級
我笑我自笑
我哭我自哭
從來都不為誰活一天
從來不在乎落了下乘
把我罵成王八旦
你們照吃窩窩頭
我照吃我的燕翅席
我吃窩窩頭
那是大爺我高興
得了吧您


明日報舊文

Sanctus Sanctus Sanctus..........................


Sanctus
Sanctus
Sanctus
Dominus Deus Sabaoth
Pleni sunt coeli et terra gloria tua
Osanna in excelsis

就算不是Mozart親筆就算Sussmayer代筆好了
這也是夠莊嚴的篇章
連我這個異邦人也受到了感召
一個聖靈充滿大頭小頭的一天之始

明日報舊文

人生過處惟存悔



Asie
Asie
那美麗而魅惑的東方
我永遠也到不了的東方


聽Ravel's Sheherazade
明日報舊文

熒惑守心


或明或晦的子夜那
幽光
終要照亮心頭的
坎坷
那獲得原宥的買兇者
果真幸運的存在著
花鈿覆蓋的印記
揭露
如鮮血的銘文

七月
流火越過南中天
疾往北馳踰越了
綬衣
燎原的大地
冰封一直挺挺的蝸蝓

即便千年冰封
他的雙眼仍貪看他最初相見的
笑靨
守望歸去的眼神
凝成一塊狀和聲
其下有著不諧和音的哀鳴
重重
墜落













那顆最亮的就是大火其實應該是往西飛去的錯就錯了應該是叫心宿2位於天蠍的心在西方叫Antares火星的對手距離地球五百光年直徑是太陽的460倍怕了吧

※明日報舊文

2006年11月15日

憂鬱星期天 之上 之完全不自殺音樂




約莫十二年前(1994),書店短暫出現過一本叫《完全自殺手冊》的日文翻譯書,好像是一位Wataru Tsurumi所寫的,那年頭還有電檢、出版檢的時代,新聞局對看不順眼的出版品可以用任何想到的名目查禁沒入,可想而知這本黑色書刊連變成十八禁的機會都沒有,在衛道人士撻伐一陣後,這本書很快從書肆消逝無蹤。

我當年也買了一本,順道連另一本《完全復仇手冊》一併買齊,可惜還沒來得及細看就不知輾轉流落何方,不知道這本書裡面介紹了哪些自殺妙法,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沒有收入一邊聆聽〈Gloomy Sunday〉然後以鵝毛管取少許鶴頂紅從左耳或右耳輕輕吹入。但是如果以單一作品引發的自殺事件來比較,《完全自殺手冊》絕對遠遠落後於〈Gloomy Sunday〉這首短不過四分鐘的曲子。

〈Gloomy Sunday〉所引發的後續效應就像一齣廉價的肥皂劇,它為稽康的〈聲無哀樂論〉做了一個西式反證。我在網路上試聽了不下十個不同版本的〈Gloomy Sunday〉,老實說一點也引不起我的自殺欲望,它帶來的情緒起伏甚至不若馬勒第六號交響曲的慢板樂章那種巨大的虛無和徬徨所勾引的厭世感。我相信音樂中自然帶有情緒,但是這諸多的自殺事件和這首曲子是否有必然的關係,我很武斷的以為想太多了。
〈Gloomy Sunday〉往後的發展是Nick Barkov寫了一本以匈牙利為背景的同名小說,再往後的發展則是Rolf Schubel又改編說拍了一部同名電影。有趣的是,對這個題材感興趣的,不管是小說還是電影,都是德國人,不知道可不可以看成是這個民族對於發生在五十年前的一樁醜行所進行的反思或救贖。

電影在兩三年前就已經在台灣上映,中譯本遲至今年底才剛發行,看來出版社並沒有要搭電影順風車的意圖。雖然旨趣則一,但是不同載體所呈現的〈Gloomy Sunday〉卻是大異其趣。聲光版為了吸引觀眾買票進場少不得俊男美女感傷到極致的配樂捎帶上布達佩斯的絕美風光,文字版初讀之下只看到一個初老的餐廳老闆無盡的呢喃,我都可以想像出這個叫做查波的匈牙利歐桑是什麼樣的形象。很久很久以前我在某家飯店打工時剛巧碰上餐廳辦了匈牙利美食節,請來一組正宗的匈牙利吉普賽樂隊,樂團中敲奏Cimbalon的地道的中年男人,矮胖的身軀謝頂的前額嘴角若有似無的嘲諷在看似悲苦的面容上組合成一種特殊的形象,看完這本書後我都已經分不清楚究竟查波先生是Cimbalon先生,還是Cimbalon先生就是現實世界裡的查波先生了。

Barkov寫完《Gloomy Sunday》時我相信已經是他的創作歷程甚至是生命的prime time了,我寧願相信他是那種宿命般的「一書作家」,這也沒什麼不好,很多人寫了一輩子還不見得能寫出這麼動人的小說呢!不管他是不是匈牙利人、猶太裔,他都很好的掌握了這個民族中的這個族裔特殊的生命情調。匈牙利這個民族說是以前匈奴的後裔,事實上他們的歷史上也曾經出現過Attila這樣偉大的戰神,但是這個民族的最後一抹榮光在奧匈王朝沉落後,進入二十世紀伴隨著他們的看似是無盡的屈辱和掠奪,兩大之間難為小,她和東歐諸國在東西方衝突裡始終不是受氣包就是被出賣的對象,看不到希望的小國寡民。但是在我和東歐人有限的接觸經驗裡,他們似乎天生就帶一種嘲諷或者冷眼看待世事的特質,但是他們對人從來就沒有缺少溫暖,那種溫暖不是大辣辣的熱情,而是一種同感共存的生為人的認同感,這種認同感超乎國族、超乎文化,似乎他們想要傳達的是:在這個悲苦的世界,很僥倖的我活得還不賴,希望你也可以和我一樣好。查波先生這個角色很精確的體現了匈牙利人這樣的特色,不過份的熱情、稍許的世故還能保有最初的純真、喜歡美食好酒懂得享受人生、即使生命將要被剝奪也要輕鬆面對。

竊心以為那絕對不是無知,無知不會有如許大無畏的勇氣。

2006年11月1日

Aphasia、Bolero、Claude lelouch、iDa Rubinstein & 銀河英雄傳說





「我有許多音樂在腦海裡面,可是我說不出來──我還有那麼多要說的……」
.....Maurice Ravel



《Bolero》是眾多受到戴雅吉列夫領導的俄羅斯芭蕾舞團啟發而創作的現代芭蕾音樂之一,它的委託人是風靡當時巴黎社交圈的Ballerina──Ida Rubinstein

這首作品在1928年10月22日在巴黎國家劇院首演。一個西班牙小酒館裡,Ida在一張巨大火紅的圓桌桌面上獨舞,週遭的酒客百無聊賴的圍繞著圓桌,Ida的舞步越來越熱情官能,酒客像是被搧惑了原始的本能,被勾魂似地起身來圍住圓桌,隨著女郎瘋狂起舞,連台下聽眾也如癡如狂地加入,最後在陷入劇烈的狂熱終曲裡舞劇落幕。


現在已經找不到Ida Rubinstein演出Bolero的錄影,不過有一個Maurice Bejart編舞的Opera National de Beilgique版本,這個演出應該就是Claude Lelouch採用的演出,這裡也有一段《戰火浮生錄,Les Uns et les autres》的片段
據說銀河英雄傳說也出現過Bolero,這我就不清楚了。


Aphasia是一種大腦病變,中文叫做失語症。拉威爾晚年據說得的就是這種病,下回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