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6日

並行與弔詭之二




一個成熟的心靈應該是有能力同時看待這兩個彼此矛盾的事實:其一,華格納是個大藝術家;其二,華格納是個令人作噁的人。不幸的是,這兩個事實不可單取其一。

〈巴倫波因與華格納禁忌〉,薩伊德


對我來說,二元論,這個事物的相對本質正是音樂根本所在。植根於二元論的奏鳴曲式會成為最完美的藝術表現型式,非僅巧合而已。貝多芬任何一首古典奏鳴曲或交響曲的結構正是以這種二元化的原則為基礎。這個基礎導引出音樂的戲劇性元素,而這就遠不只是大小聲或快慢之分了,因為音樂本身就是戲劇性的,甚至連巴哈作品中比較嚴格的形式亦是如此。常常是這樣:第一主題可能比較英雄氣概,而第二主題就比較抒情性;正是這兩種相對立的元素並存,才賦予音樂以張力和興奮。

《A Music in Life》,第十五章:詮釋,巴倫波因




先來談這本書的第四章,這個樂章主要圍繞在華格納,這似乎是一個永久的爭議性命題,對我而言華格納也是一個永恆的探索的命題。圍繞在華格納週遭的,除了音樂上和他個人性格與行事訾議,更多的是華格納和反猶主義牽扯不完的恩怨。作為一個猶太人,巴倫波因曾因為2001年和柏林國立劇院在耶路撒冷的巡演中演出《崔斯坦與伊索笛》的片斷音樂,掀起猶太社群很激烈的反應,甚至很多猶太族裔視他為叛徒。而他自1981年在拜魯特音樂節指揮《崔斯坦與伊索笛》開始,就成了這個華格納聖地極出色的詮釋者之一,在他的自傳《A Life in Music》,〈歌劇〉這章裡,巴倫波因花了整半章的篇幅談到他在拜魯特和華格納的孫子以及幾位優秀的劇場導演的共事經驗。但是對於華格納與華格納現象則較少著墨。《並行與弔詭》補足了這個闕如。書末收錄了巴倫波因原載於《紐約書評》的〈德國人、猶太人與音樂〉,以及薩伊德所寫的〈巴倫波因與華格納禁忌〉。我把這三個篇幅一起在此討論。

正如篇首所說,這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命題,面對這麼龐大而複雜的命題,並非僅靠一次對談就能獲致答案。但是正如巴倫波因和薩伊德一直在從事的:向對方拋出善意的理解。

和其他章節不同的是,第四章篇尾收錄了對談的哥倫比亞大學現場聽眾的提問,看得出來很多與談者是有備而來,提出來的問題深刻且尖銳,甚至有一位聽眾提到:『在成為猶太人中首屈一指的華格納迷,在拜魯特指揮的過程中,您曾經覺得痛苦、憤怒或尷尬過嗎?』儘管西方世界政治立場和性向等個人隱私的觸探被視為社交的禁忌,但似乎猶太人就是永遠有這樣豁免的權力。

「巴倫波因是個複雜的人」,薩伊德對巴倫波因知之甚深。這位摯友深符薩伊德心目中「他者」的形象。照巴倫波因提到莫札特是「最後的泛歐人士」,他自己也是現今最後符合「泛歐人士」這種身分的少數知識份子。當然如果以演奏和活動範圍來說,很多的音樂家是符合「泛歐人士」最低限度條件的,但在這個身份背後有著更深層的文化認定的問題。為此,有必要回顧一下巴倫波因成長的歷程。巴倫波因誕生於1942年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祖父母是俄裔猶太人,1952年巴倫波因的父母決定舉家遷回剛建國不久的以色列。1954年巴倫波因在父母帶領下來到薩爾茲堡隨指揮家Igor Markevich學習指揮,Markevich是巴倫波因音樂生涯很重要的影響者,是他最先發現巴倫波因的指揮天賦並做了關鍵性的建議,才有了這次薩爾茲堡之行。這趟行程另有一個終身影響巴倫波因的人在等待著他,福特萬格勒,這次的會面福特萬格勒曾建議巴倫波因前往歐洲學音樂,當時因為很多外部因素,巴倫波因沒有成行。再福特萬格勒生前的最後歲月這一老一少的忘年之交才又在薩爾茲堡晤面。自此巴倫波因真正展開了以歐洲為舞台的音樂生涯。他和巴黎與北美的音樂界維持密切的合作關係,每年把時間分配給在芝加哥、柏林、巴黎的不同樂團。他常住德國,但是也經常回到色列。

A Builder of Cultural Bridge--從《並行與弔詭》說起


作為演奏者或指揮家,丹尼爾‧巴倫波因(Daniel Barenboim,1942-)並不在我非常熱衷的一長串名單裡,但是作為公共知識份子或「音樂家」的身分,巴倫波因則是少數讓我打從心底尊崇的現存音樂家。

二十世紀後半葉,「音樂家」這個行當起了很根本的變化,造成質變的兩大變數來自錄音工業的發達和旅行演奏的頻繁。六零年代進入立體聲後,聲音的複製和再現有了劃時代的改變,雖然造就了音樂普及的結果,卻也因而稀釋了原本應有的音樂質地,這個錄音出版盛況在上世紀的九零年代達於頂點,雖然曾經造就一波音樂消費市場榮景,但在那之後整個音樂工業就嘗到了苦果,這是另外一個故事。我要說的是,在同一個籃子裡,大部分聽音樂的人無法辨識撿到的是蘿蔔還是蘋果,音樂家的個人性格日趨模糊,演奏出來的音樂辨識度也低,我們很難再聽到「個性化」或「風格化」的演出或錄音。現場演奏也出現相同情況,市場的蓬勃和交通的利便造就出無數的「噴射演奏家」,在演奏市場大量需求下,可能只需要有限的幾套曲目排列組合,就能夠應付一年百場以上的音樂會,現場演出的即興特質和人的互動所帶來的感動越來越少,無怪乎日本的音樂雜誌會稱當代的音樂世界是一個「無個性化的時代」。

並不是說這個時代沒有創新或令人感動的音樂或音樂家,但是和前代的音樂家比起來,當今多數的演奏者行禮如儀的演出就像照方吃炒肉,自限於樂譜或個人所識。這是時代潮流使然,有時候怪不得演奏家。但是有一點,音樂家本身一定要負的責任就是:現在的音樂家養成太速,以致於他們大部分的時間都著重在技藝層次的鑽研,少了文化底蘊的積累。博學是一回事,深思又是另一回事。現今的演奏者,音樂院的師從是入門之階,不同大小獎項的肯定是必要履歷,少數秀異的天才型音樂家在智性還沒有得到充份的積累前,遽然投身演奏生涯,最壞的結果是天才的靈光消逝以後便無以為繼了。在當代,我們很難看到類似前代鋼琴家阿勞這樣的例子,終身唯一的師從Martin Klause,給予足夠的保護與培育,除了授予一身驚人藝業,還在一個藝術家養成的過程中,澆灌以不同面向文化與藝術的薰陶,這是何以今日我們在聆聽阿勞的演奏時,可以在他的琴音裡聽聞到不同於一般演奏者所欠缺的深刻的文化底蘊。

從這個觀點來看,巴倫波因的音樂生涯便和他同時代的音樂同儕顯得那麼不同。他不是音樂院出身、沒有任何顯赫的比賽資歷。但比很多人幸運的是,在不同階段巴倫波因都能親炙當時代最具影響力、思想最深刻的音樂家或文人。巴倫波因同時是天才音樂家在面臨尷尬的轉型期後得以站穩腳跟並且繼續不斷成長的正面範例。從天才鋼琴家出發,很早就接受馬凱維契的建議轉修習指揮,至今在這兩個領域都能卓然成家。近年更以音樂家的身分投身更廣闊、影響層面更加深遠的國際社會公共事務。

巴倫波英在他的個人網站上的自傳標題是「一個音樂橋樑的建築者」,這也正切合我一向以來所認定他的形象,更推而廣之,在今日巴倫波因所構築的橋樑已經不囿限於音樂,而更是一個跨文化、跨種族的橋樑建築者。

這個對談精采之處在於,兩顆高尚的心靈,在相同的文化高度上的詰問與互文。巴倫波因不是後來那種一路從音樂班直上音樂學院的演奏家,特殊的際遇讓他的音樂生涯有別於一般僅專精於演奏的音樂家。在他的自傳《A Life in Music》裡,他透露了對哲學的喜愛以及史賓諾沙對他的深刻影響,連布列茲Pierre Boulez都讚賞他:「你實在是個經驗豐富又肯動腦筋的指揮家。」而薩伊德在文學批評與殖民論述上取得的成就則無庸贅言。但是在學者和批評家的身分外,薩伊德還有另一個很顯著的身分,一個熱愛音樂的人。在美國,除了萊絲以外,薩伊德大概是最有名的票友了。《相關何處》裡,他還透露了年輕時究竟要否走上音樂之路的一段掙扎。他的音樂論述《Music Elaboration》提出了很多對音樂極為精闢專業的見解。甚至在罹癌的生命末期都還努力完成延伸自阿多諾早前提出的「晚期風格」概念,深入探索藝術心靈面對死亡與終結所導致的風格變化。巴倫波音在對談裡以指揮的視野,講了很多「行話」,但是薩伊德都能跟上,甚至提出很是尖銳的反詰。兩顆心靈,時而是平行的對位,偶爾也像兩個正反的主題交互衝突。


先來看BBC製作的這個對談的專輯:

2006年12月4日

Merry Christmas to ALL!




聖誕天使

這個節日從聖誕樹開始。某天早晨,當我走在去學校的路上,街上到處都被打上了綠色的印戳。這些綠色印戳好像要把這個城市的成千上百個角落和邊沿像一個巨大的聖誕禮盒那樣,牢牢地釘住。然後在美好的一天,它被撐破了,許多玩具、堅果、草編工藝品和聖誕樹的點綴品從裡面噴射出來:這就是聖誕節市場。和這些消費品一起噴湧而出的還有另一種東西:貧困。就像蘋果和堅果裹上糖後也被允許和杏仁膏一起擺在聖誕拼盤上一樣,窮人們也被允許在較富裕的地區兜售銀絲條和彩色蠟燭。富人們由於自感羞恥就指派他們的孩子去買窮人的小布羊或者對他們施捨。聖誕樹已經挺立在陽台上,那是母親悄悄買來後讓人從後院的樓梯搬上來的。節日的氣氛日漸濃厚地縈繞在聖誕樹的枝杈間,這些樹上燦爛的燭光更加神奇美妙。庭院裡手搖風琴以讚美詩充實著節日前的最後一些日子。節前的這段日子終於還是過去了,聖誕日終於再一次來到。在這裡我將回憶我一生中最早的那些聖誕節。

我在自己的房間裡等待著六點鐘的來臨。我在以後的歲月中所經歷的節日不再具有這樣的時刻,它像一只箭頭,在白晝的心靈上顫顫悠悠。儘管天色已晚,我為了不把目光從天井對面的窗戶移開還是沒有點燈,此時我可以看到窗後已經點亮了第一批蠟燭。這是聖誕樹所擁有的全部時刻中最讓人心驚肉跳的,它把針葉和枝杈奉獻給黑暗,為了完完全全使自己成為後院公寓矇矓的窗櫺中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星座。這樣的星座雖然不時對那些孤獨的窗子中的一扇施予恩惠,但是很多窗子仍然保持著黑暗,另一些窗子更是令人傷心地在傍晚的煤氣燈下枯萎。此景讓我感到,聖誕節中這些凋敝的窗櫺包含了孤獨、衰老、貧困以及窮人們閉口不提的所有苦難。這時我想起了父母剛準備完畢的禮物,心裡帶著通常只有實實在在的幸福才會帶來的沉甸甸的感情。在我帶著這樣的心情正要離開窗口時,我感到房間裡有一種陌生事物的存在。那只不過是一股風,於是正在我唇邊構思的話語像一葉鼓起的風帆,把一面垂落的帆蓬突然在一陣清爽的和風中吹起:「年復一年,聖子降臨,來到人間,是吾家園。」話音未落,剛剛開始隨著詩句顯現出形貌來的那位天使這時倏然消失。我在空空的房間裡沒有再呆很久。有人把我叫到隔壁房間,在那裡,聖誕樹輝煌閃耀,讓我感到陌生。當它被人把底座拔掉並扔到雪地裡,或當它在雨水裡閃閃爍爍的時候,節日就在它隨著手搖風琴聲開始的地方拉下了帷幕。

---《駝背小人,1900年前後柏林的童年》
----Walter Benjamin



隱晦一然的班雅明,機械時代無法複製的靈光。

2006年11月16日

剎那間我忽然鳥解像妳這樣的女人要的不只是做愛


George Bizet:Carmen
opera in 4acts
libretto:Henri Meilhac & Ludovic Halevy
after Prosper Merimee
premiere 1875 at Opera comique de Paris

Carmen (mezzo-soprano), a gypsy working at Seville cigarette factory
Don Jose (tenor), a corporal from Navarre
Escamillo (baritone), a toreador


Don Jose:這位仁兄,留個萬兒
Escamillo:我?格拉那達的鬥牛士:艾斯卡米呦是也!
Don Jose:艾斯卡米呦?
Escamillo:正是在下!
Don Jose:這萬兒挺響,久仰久仰
Escamillo:好說,你我一見如故,實話告訴你吧,我最近
給一個雛兒迷得神魂顛倒
Don Jose:那是?
Escamillo:那是!芳名卡門是也!
Don Jose:卡門?
Escamillo:正是!閣下。江湖上轟傳著,卡門有一個相好
的,為他喪魂落魄的,照我看哪!那都已經是
昨日黃花了,我說沒有一個男人能拴住那雛兒
半載
Don Jose:你愛她嗎?
Escamillo:愛,怎不愛!
Don Jose:罩子放亮點哪!
Escamillo:什麼跟什麼哪?
Don Jose:誰要從吉普賽人中帶走吉普賽人那就、那就..
Escamillo:就怎麼著?
Don Jose:就......照這我手上這口子說話
Escamillo:亮傢伙啦?怎麼.......莫非
Don Jose:有何話說?
Escamillo:莫非你正是那糖就賽?
Don Jose:正是
Escamillo:這真大水沖倒龍王廟了
Don Jose:那來那麼多說嘴跟婆娘一樣,看刀
Escamillo:真正氣數,哪裡不相逢了,卡門沒遇上,給碰
著她相好了
Don Jose:閒話休白,亮傢伙吧!別怪我不客氣
眾:亮傢伙!亮傢伙!

(宿命主題響起,龍騎兵主題和鬥牛士主題糾纏在一起)

Caemen:別別別,就賽!
Don Jose:淫賤賊才,可知我為誰這般廝殺?
Carmen:...........
眾:viva viva 萬歲牌開心果
(幕落)

贊曰:男人以為為女人廝殺,是愛
在愛情的場域同樣玩著權力競逐的遊戲
女人要的,男人永遠不懂



聽Bizet's Carmen
明日報舊舊文

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復落人死一去何時歸


有一天
我們會在同一個城市
或許,走過同一條街
先後
我望著一個似是故人的背影
發呆
我說:
不對
他的眉心該有一抹硃砂
像觀音
閃耀著。

我們推開同一家咖啡館的門
各自坐著想心事
味蕾體味著自己的苦澀
我望著她
我想:
他應該和我一樣
只喝黑咖啡
和我一樣懂得這杯子裡承載的絕對的純粹的苦澀繼之的甘凜

我們逛到同一個書區
目光落在同一個封面
誰也沒有伸出手
只望著那個從未被翻開的扉頁
然後轉身
剎那
彼此心裡都像裝了一本書那麼滿

或者
你欲離去
我才剛到
你下行的左腳和我上行的右腳正好落在同一階
你望向歸途
我走上去路
留下我
我熱情禁錮在
被偷去靈魂的
軀體裡


明日報舊舊文

capRiccio of stArry raiN hoUSe


"小說約在一日二小時,兩千字內。
散文或可快些,但也快不了太多。
小說閱讀任務繁重,須眼觀四面,耳聽八方。
散文負擔稍輕,然低迴默想,反覆咀嚼,亦費時秒;
故也不比小說快疾太多"

說閱讀‧《星雨樓隨想》‧王文興



王老小鬍子一向就惜墨如金,
他的《背海的人》上下竟然可以相隔十六年才寫成
16年哪,只比王寶釧少兩年ㄟ
如果把他從動筆寫《背海的人》起算
那就硬是把他這位本家給結實的比下去了
據說他現在仍維持每天寫兩百字的速度
這種對文字神聖的尊崇敬凜與椎心的思想雕琢
能不叫那些暢銷作家者流愧死?

《星雨樓隨想》展現有別《家變》《背海的人》的文字鍛鑄,
談文學談音樂談藝術談生死不一而足
一樣的字句推敲,一樣的推敲必究
卻多的是智慧的雋永與閑觀自得的機趣
啟歷來文人讀書筆記或生活剳紀之傳統
卻不似公安竟陵泥於幽情單緒或孤行靜寄
信手拈來讀個三五則至多三五頁,實一樂也

打今起也向老小鬍前輩看齊
一日字不過二百,讀不過兩千



有好幾回在台大對面的台一吃紅豆湯圓
竟是給碰上了王先生而且還不是單一回
(他大概也跟我一樣喜歡喝紅豆湯)
每回望見少小鬍總瞅著老小鬍
老小鬍也不吝回瞅少小鬍兩眼
鬍子瞪著鬍子
挺有趣哪
紅豆都沾滿一鬍子囉

可惜小鬍已過了追星的年紀也追不動了
可每回瞅見他怎麼心頭都還鹿兒亂撞呢


明日報舊文

雲蛋瘋清近午天傍花隨柳過溫州


雨中的溫州街
有柳絮款擺的午后
傘下
我獨自走著
迎著我的是一位身邊摟著伴侶的男子
兩人依偎著

我嫌那男子的手勢不夠溫柔
他該摟住對方的腰而不是像八爪魚一樣
用多吸盤的足緊緊吸住獵物一般
餓極了也不是這個樣兒呀
不是?






明日報舊文

蝴蝶與毛毛蟲的關於客體關係與違常人格和獨行者的暑假作業的報告


蝴蝶說:
愛恨分明者
說純度高

從防禦機轉的層次
越低階的使用者
越僵化
因此
愛恨越發鮮明

毛毛蟲說:
管他低階高階
管他低級高級
我笑我自笑
我哭我自哭
從來都不為誰活一天
從來不在乎落了下乘
把我罵成王八旦
你們照吃窩窩頭
我照吃我的燕翅席
我吃窩窩頭
那是大爺我高興
得了吧您


明日報舊文

Sanctus Sanctus Sanctus..........................


Sanctus
Sanctus
Sanctus
Dominus Deus Sabaoth
Pleni sunt coeli et terra gloria tua
Osanna in excelsis

就算不是Mozart親筆就算Sussmayer代筆好了
這也是夠莊嚴的篇章
連我這個異邦人也受到了感召
一個聖靈充滿大頭小頭的一天之始

明日報舊文

人生過處惟存悔



Asie
Asie
那美麗而魅惑的東方
我永遠也到不了的東方


聽Ravel's Sheherazade
明日報舊文

熒惑守心


或明或晦的子夜那
幽光
終要照亮心頭的
坎坷
那獲得原宥的買兇者
果真幸運的存在著
花鈿覆蓋的印記
揭露
如鮮血的銘文

七月
流火越過南中天
疾往北馳踰越了
綬衣
燎原的大地
冰封一直挺挺的蝸蝓

即便千年冰封
他的雙眼仍貪看他最初相見的
笑靨
守望歸去的眼神
凝成一塊狀和聲
其下有著不諧和音的哀鳴
重重
墜落













那顆最亮的就是大火其實應該是往西飛去的錯就錯了應該是叫心宿2位於天蠍的心在西方叫Antares火星的對手距離地球五百光年直徑是太陽的460倍怕了吧

※明日報舊文

2006年11月15日

憂鬱星期天 之上 之完全不自殺音樂




約莫十二年前(1994),書店短暫出現過一本叫《完全自殺手冊》的日文翻譯書,好像是一位Wataru Tsurumi所寫的,那年頭還有電檢、出版檢的時代,新聞局對看不順眼的出版品可以用任何想到的名目查禁沒入,可想而知這本黑色書刊連變成十八禁的機會都沒有,在衛道人士撻伐一陣後,這本書很快從書肆消逝無蹤。

我當年也買了一本,順道連另一本《完全復仇手冊》一併買齊,可惜還沒來得及細看就不知輾轉流落何方,不知道這本書裡面介紹了哪些自殺妙法,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沒有收入一邊聆聽〈Gloomy Sunday〉然後以鵝毛管取少許鶴頂紅從左耳或右耳輕輕吹入。但是如果以單一作品引發的自殺事件來比較,《完全自殺手冊》絕對遠遠落後於〈Gloomy Sunday〉這首短不過四分鐘的曲子。

〈Gloomy Sunday〉所引發的後續效應就像一齣廉價的肥皂劇,它為稽康的〈聲無哀樂論〉做了一個西式反證。我在網路上試聽了不下十個不同版本的〈Gloomy Sunday〉,老實說一點也引不起我的自殺欲望,它帶來的情緒起伏甚至不若馬勒第六號交響曲的慢板樂章那種巨大的虛無和徬徨所勾引的厭世感。我相信音樂中自然帶有情緒,但是這諸多的自殺事件和這首曲子是否有必然的關係,我很武斷的以為想太多了。
〈Gloomy Sunday〉往後的發展是Nick Barkov寫了一本以匈牙利為背景的同名小說,再往後的發展則是Rolf Schubel又改編說拍了一部同名電影。有趣的是,對這個題材感興趣的,不管是小說還是電影,都是德國人,不知道可不可以看成是這個民族對於發生在五十年前的一樁醜行所進行的反思或救贖。

電影在兩三年前就已經在台灣上映,中譯本遲至今年底才剛發行,看來出版社並沒有要搭電影順風車的意圖。雖然旨趣則一,但是不同載體所呈現的〈Gloomy Sunday〉卻是大異其趣。聲光版為了吸引觀眾買票進場少不得俊男美女感傷到極致的配樂捎帶上布達佩斯的絕美風光,文字版初讀之下只看到一個初老的餐廳老闆無盡的呢喃,我都可以想像出這個叫做查波的匈牙利歐桑是什麼樣的形象。很久很久以前我在某家飯店打工時剛巧碰上餐廳辦了匈牙利美食節,請來一組正宗的匈牙利吉普賽樂隊,樂團中敲奏Cimbalon的地道的中年男人,矮胖的身軀謝頂的前額嘴角若有似無的嘲諷在看似悲苦的面容上組合成一種特殊的形象,看完這本書後我都已經分不清楚究竟查波先生是Cimbalon先生,還是Cimbalon先生就是現實世界裡的查波先生了。

Barkov寫完《Gloomy Sunday》時我相信已經是他的創作歷程甚至是生命的prime time了,我寧願相信他是那種宿命般的「一書作家」,這也沒什麼不好,很多人寫了一輩子還不見得能寫出這麼動人的小說呢!不管他是不是匈牙利人、猶太裔,他都很好的掌握了這個民族中的這個族裔特殊的生命情調。匈牙利這個民族說是以前匈奴的後裔,事實上他們的歷史上也曾經出現過Attila這樣偉大的戰神,但是這個民族的最後一抹榮光在奧匈王朝沉落後,進入二十世紀伴隨著他們的看似是無盡的屈辱和掠奪,兩大之間難為小,她和東歐諸國在東西方衝突裡始終不是受氣包就是被出賣的對象,看不到希望的小國寡民。但是在我和東歐人有限的接觸經驗裡,他們似乎天生就帶一種嘲諷或者冷眼看待世事的特質,但是他們對人從來就沒有缺少溫暖,那種溫暖不是大辣辣的熱情,而是一種同感共存的生為人的認同感,這種認同感超乎國族、超乎文化,似乎他們想要傳達的是:在這個悲苦的世界,很僥倖的我活得還不賴,希望你也可以和我一樣好。查波先生這個角色很精確的體現了匈牙利人這樣的特色,不過份的熱情、稍許的世故還能保有最初的純真、喜歡美食好酒懂得享受人生、即使生命將要被剝奪也要輕鬆面對。

竊心以為那絕對不是無知,無知不會有如許大無畏的勇氣。

2006年11月1日

Aphasia、Bolero、Claude lelouch、iDa Rubinstein & 銀河英雄傳說





「我有許多音樂在腦海裡面,可是我說不出來──我還有那麼多要說的……」
.....Maurice Ravel



《Bolero》是眾多受到戴雅吉列夫領導的俄羅斯芭蕾舞團啟發而創作的現代芭蕾音樂之一,它的委託人是風靡當時巴黎社交圈的Ballerina──Ida Rubinstein

這首作品在1928年10月22日在巴黎國家劇院首演。一個西班牙小酒館裡,Ida在一張巨大火紅的圓桌桌面上獨舞,週遭的酒客百無聊賴的圍繞著圓桌,Ida的舞步越來越熱情官能,酒客像是被搧惑了原始的本能,被勾魂似地起身來圍住圓桌,隨著女郎瘋狂起舞,連台下聽眾也如癡如狂地加入,最後在陷入劇烈的狂熱終曲裡舞劇落幕。


現在已經找不到Ida Rubinstein演出Bolero的錄影,不過有一個Maurice Bejart編舞的Opera National de Beilgique版本,這個演出應該就是Claude Lelouch採用的演出,這裡也有一段《戰火浮生錄,Les Uns et les autres》的片段
據說銀河英雄傳說也出現過Bolero,這我就不清楚了。


Aphasia是一種大腦病變,中文叫做失語症。拉威爾晚年據說得的就是這種病,下回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