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6日

迦葉尊者的孤燈


晚年的Richter常常隨性的開著車在歐洲大陸,走到哪裡落腳,就選擇當地某一個非傳統的演出場地來演出,可能是某一個廢棄的穀倉,或是某一個小鎮的教堂,他曾經橫跨西伯利亞,演出一百多場,有許多小村落甚至從來沒舉辦過正式的音樂會。也許很多人會猜像他這樣的Maestro一定是彈Steinway或者Boesendorf這一級的名琴,沒想到他用的只是一般音樂系琴房最常見到的Yamaha,這該打哪說起呢?

演出的時候,Richter慣常的把整個場地的燈關掉,只留下一盞琴燈照亮樂譜,當所有人還在適應黑暗的時候,他已經開始彈起來了。從演出錄影看出,他的演奏姿態極其簡約,肩膀自然下垂,除了手臂和手指的移動,沒有太多花俏的動作,頂多是他從年輕時一貫的弓著的背部偶爾的隆起,誰能想像出這樣的一位老者年輕時彈Prokofiev的力度足以把一整台鋼琴彈到往前滑動,並且連琴弦都敲斷了。甚至他連如此極度簡約的動作都刻意避免,這就說到他為什麼會要求把所有的燈都熄滅了,Richter這麼說:所有這些表情與動作,所反應的『並非』音樂本身,只是演奏時的舉止,對音樂的認識一點用處也沒有。一個人可以把自己藏的這麼好,完全地和音樂溝通,並且要聽者只和他的音樂溝通完全忘卻各種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那是對藝術的多麼謙遜和尊重。而對於一個隨時擁有四十套以上獨奏曲目,加上四十首以上協奏曲,並且從年輕時在Neuhaus門下就以如照相術般驚人記憶的Richter來說,視譜彈奏的選擇毋寧是一種反璞歸真的舉動,或者他寧願花更多的時間去琢磨單一的樂句,甚或訓練指力,無關乎記憶力退化的問題,我把他留在舞台上那唯一的光明看做是照亮Richter內心和創作者之間關聯的引路燈。對於這個舉動Richter也有他的解釋:視譜演奏是為了確保演奏時能忠實的掌握樂曲,並且紓解背譜的壓力,誠懇的希望年輕音樂家也能採用這種穩健且自然的演奏方式,這麼做可以避免反覆演奏同一套曲目,也為自己開拓更寬廣的音樂視界。

什麼是傳統?傳統有時候是一種誤解。當現代鋼琴家以背譜演出為時尚,以為這是「行之久遠」的傳統,但是,有多遠有多久?其實了不起不超過一百五十多年以來的風氣罷了,在李斯特以前的十七、八世紀或更早以前可不時興這樣的「傳統」,Richter的選擇究竟是背離主流或者是回歸傳統,端看怎麼看待音樂史了!

世人皆曰Richter孤且高,我無異議,但那盞燈一點都不冷,很溫暖地照亮了音樂的去路。

大巧不工。有點獨孤九劍的味道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