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4日

italian concerto

現代鋼琴能夠談出這樣的andante,我就回頭。
彈的人是Scott Ross。一首詩的完成,要的不僅是清晰的聲部,還要如歌的,這是義大利協奏曲呀。顧爾德還在時大鍵琴的reconstruction還不成熟,他有留下過韓德爾和Sweelinck的大鍵琴錄音,或多幾年他或許轉攻大鍵琴也不一定。你以為Loussier離巴哈很遠,其實不會。你以為他用了過多彈性速度,其實原作就很自由。即興之外的原譜Loussier彈得比很多吃古典飯的好。最後一段是Frescobaldi的Aria di balletto,巴哈在鍵盤上的思維連帶樂曲的展開還是比較接近義大利風格一點。法國風格應該是這樣,用上很多附點節奏。這種風格到呂利手上推而廣之用在宮廷樂舞上,經常是一個帶附點的華美序奏緊接著賦格樂段後面再派生出不同舞曲。這是巴哈的法國風序曲。比較起鍵盤音樂我更喜歡Frescobaldi的歌樂,離中世紀不遠,很有遊唱風格。好自由。我都鬧不清人類的藝術到底是在進化還是在倒退。再更早一點是這麼更素人一點的。

2 則留言:

Duke Bluebeard 提到...

Ronja真是一開春就對不起妳,你的留話我明明要發佈卻不知道為什麼案成拒絕了,麻煩你再留一遍吧
db

匿名 提到...

"大鍵琴+大鍵琴+大鍵琴....不但會讓人上癮, 還會讓人賴在你的格子裡不肯走呀...."

bluebeard太客氣了啦,不過是看得高興告訴你一聲.^^